正在阅读:黄埔军校的诸城人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风云对话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黄埔军校的诸城人

转载 郭鑫宇2019/08/13 00:00:00 发布 来源:深度诸城 作者: 2401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遂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在此办到第七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1949年迁往台湾高雄,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有着光荣传统的诸城人,得风气之先,赶革命潮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冲锋陷阵,勇赴国难,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根据目前了解掌握的资料统计,诸城共有黄埔军校毕业生19人。最初几期的学员,多得益于时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负责人王乐平的推荐介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王叔铭、刁步云、臧克家、曹直正等,现简略介绍如下,并敬请知情者补充修正.
一、原国民党空军总司令王叔铭
王叔铭(勋,1905—1998),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山东诸城城阳人。县立国民学校及高等小学毕业。1923年11月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由山东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王乐平、丁惟汾和老师王立哉介绍,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之后又毕业于广东军事航空学校第一期、苏联空军第二军事航空学校飞行科、苏联空军高级战斗轰炸学校驱逐科、苏军将校飞行视察专门学校、杭州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1932年秋起任中央航校飞行教官,中央航校洛阳分校主任,中央航校教育处少校处长,空军轰炸机第二队队长,中央航校柳州分校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成都空军军士学校教育长,中华民国政府驻苏联大使馆空军武官,中央空军军官学校中校教育长,空军第五路司令官,云南省防空副司令兼昆明城防副司令,1941年春授空军少将。后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美国空军志愿大队中国人员管理主任,空军第三路少将司令兼空军参谋学校教育长,航空委员会代理副主任。曾指挥空军参加滇西、鄂西、豫西、鄂北、中原等战役,配合地面部队打击日寇。1946年任空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参谋长,晋空军中将。1949年到台湾,任空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国防部”防空司令。1952年3月任空军总司令,次年初晋空军二级上将。1957年7月任“参谋本部”总参谋长,1959年2月晋空军一级上将。7月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至1971年10月任联合国“军事参谋代表团”团长。1972年4月任驻约旦王国大使。1975年退休,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3年后聘为历届中央评议委员,1988年起当选为第十三、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
二、东征烈士刁步云
刁步云(1899—1925),字子登,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山东诸城相州七村人。14岁入相州小学读书。1918年小学毕业后,到青岛考进了铁路警训班,两年后毕业当了一名乘警。1920年入山东陆军第九十三团当兵。1922年任本县警务分队长。1924年,由王翔千、王乐平推荐,刁步云从济南先去上海,与李仙洲、王叔铭、李玉堂、李延年、李展春、项传远、何子云等人一起到上海,经考试录取后,乘船到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报到,成为第一期学员。学习期间,刁步云吃苦耐劳,潜心攻读,成绩优秀。毕业后入伍。1925年初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排长,参加第一次东征讨陈(炯明)战役。2月在攻打淡水城时壮烈牺牲,年仅26岁,葬于广东惠州。
三、著名诗人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五期学员。山东诸城臧家庄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7年,经路友于、王乐平介绍,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五期),曾经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 《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 参议。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前往香港。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49年10月臧克家来到北京,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下了《有的人》一诗。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家人将其部分骨灰安葬在诸城,长眠于故乡地下。
四、抗日名将曹直正
曹直正(?一1939),又名曹子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学员。山东诸城南戈庄人,早年加入北伐国民革命军,任炮兵营长,参加汀泗桥等战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华北联络参谋兼别动部队第十三支队参谋长(周胜芳部)。1938年4月16日拂晓,曹直正指挥曹克明部约400人,埋伏在高密孙家口村中的民房内及村周围公路两侧,袭击日寇的8辆军用汽车。击毙日军39名,包括一名中将中冈弥高。同时有10余名伪军被俘。曹克明部为此受到国民政府嘉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密籍著名作家莫言曾以曹直正将军指挥的孙家口伏击战为原型写成小说《红高粱》,又改编成同名电影,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1938年秋,曹到博兴军队正式任职,开始整顿部队,加强军事训练,严肃军纪。同年秋后,日军疯狂“扫荡”,曹直正指挥部队在博兴县西鲁吴村利用坟茔埋设地雷、炸药,一次炸死日军30余人。不久,又指挥院庄战斗,毙日军20余人。1939年11月,在博兴城西与日军大部队遭遇,曹直正及30名战士被俘。敌人多次劝降无效,于1940年1月将曹直正杀害。曹直正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令老百姓无不敬仰。
五、另有十五人情况简略
范煜瑛,黄埔二期学员。山东诸城范家车村 (今属五莲)人。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范煜遂的四弟,是王乐平的舅家表弟。曾任国民革命军五十五团团长,在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中原混战中阵亡(见范煜遂《九十回顾》一文)。
王镜堂(希明),入校时23岁,黄埔三期学员。山东诸城贾悦镇李二庄人。1920年18岁,毕业于诸城高等小学,后当过几年小学教员。1925年经族兄王乐平介绍去广东考入黄埔军校,同去的有城东王门村的王树东(北伐战争中牺牲)、城西郭家埠村的窦士先(后因吃不下苦半途回家)。北伐战争时任尖兵连连长。莱芜战役中被俘,曾任俘虏营营长,王耀武即在该营中改造。后转回诸城任教师。1988年曾撰写《我入黄埔军校前后情况的回忆》一文,发表在《诸城文史资料》第十辑上。1989年病故,享年86岁。
王忠辅(相宜),入校时24岁,黄埔三期学员。山东诸城西乡大英村人。曾任黄埔军校第三期第二军械库库长。
王树东,入校时22岁,黄埔三期学员。山东诸城大王门村人,在北伐战争中牺牲。
王培礼(立亭),入校时20岁,黄埔四期学员。山东诸城王家楼子(今属五莲)人,是王乐平的堂弟。抗日战争时期,诸城冒出许多打着抗日旗号的武装,人称“七雄五霸”,王培礼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二十八支队司令,属“五霸”之一(见《诸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李庆霖(毅民),黄埔四期学员,政治大队第三队。通讯地址:山东诸城南门内棣萼堂。
隋金(贡三),黄埔五期学员。山东诸城昌城镇隋家官庄人。
王芳畦,入校时30岁,黄埔六期学员。通讯地址:山东诸城钟楼后米砚斋号转。
张公亮,入校时23岁,黄埔六期学员。通讯地址:山东诸城城内南阁街会隆号交明善堂王秉志。
王其昌,黄埔七期学员。山东诸城昌城镇杨义庄人,解放前去台湾,后随子女移居美国。其父为著名画家王海禅,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其昌曾委托大陆亲戚,将王海禅的获奖绘画代表作《崂山烟雨》捐赠给诸城博物馆,现在诸城名人馆中展出。
周正伦,黄埔七期学员,诸城人。解放前由青岛去台湾。
刘某,入校时22岁 ,黄埔十三期学员。山东诸城南乡李子园村人。
王键(才良,1916-1990),黄埔十四期学员。山东诸城贾悦镇李二庄人。系王镜堂侄子。1936年毕业于诸城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考入黄埔军校14期防化专业。抗战胜利后,任新疆警备区哈密兵站中校站长。1949年9月25日随陶峙岳将军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转业在新疆交通厅工作,先后任运输公司副经理、副局长(副县级)等职,1982年离休,1990年病故。
王年昌(岳良),入校时25岁,黄埔十七期学员。通讯地址:诸城东市大街宝源号交瞿延祁。
刘成尧(建唐),入校时24岁,黄埔十九期学员。通讯地址:山东诸城和平镇报恩寺街。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