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诸城“古时丁”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走近诸城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诸城“古时丁”

转载 郭鑫宇2019/08/26 00:00:00 发布 来源:深度诸城 作者: 2146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大约在 1996 年,胶南市(今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接到胶南市塔山乡(现在的行政区划属黄岛区大场镇)刘家大庄村民的反映,刘家大庄农田的水沟里掩埋着一些石人、石兽等石像生,胶南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便前往查看,并将石像生运往胶南市博物馆保存。这些石像生是什么年代的呢?此处又是什么人的墓葬呢?从墓葬的规格看,肯定是官宦人家的墓葬,文物专家一度以为是清末柳行大庄进士徐堉的墓葬,但是文物专家于元林先生经过鉴定后发现,出土石人的样式应该属于元代,与徐堉的生活年代不符,最终文物专家将这批出土文物的年代定为元代,但是墓葬主人的情况却一无所知。当时的我正在塔山中学准备中考,没想到多年后,这件事会与我关联起来。

2013 年 7 月,我在单位骑单车时,不小心摔倒,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回到位于大场镇的马戈庄老家休养了大半年的时间。虽然我在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毕业后从事博物馆工作,依然与历史有关,但我对家乡的历史却了解的不多,每每想起,倍感惭愧。于是我利用在老家养伤的时间,从与长辈们的聊天中,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此同时,我看到家族的支谱已经多年未修,而且仅有少数几本,家族中关心家谱的人已经不多,能够看懂的更少,年轻人大多散居各地,家谱的传承岌岌可危,我便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族重新整理、修订家谱,以利于家谱的传承。上述想法一经付诸实施,没想到却发现了一段又一段已经逐渐埋没在身边的历史。

据我家族的长辈讲述,我们这一支丁氏被称为“古时丁”,有人不明白此称谓的含义,误以为是骂人的话,因为在老家的方言中,“古时”与“鼓死”同音。

其实,“古时丁”是相对于在明朝初年移民到本地的丁氏而言的,明朝初年,一支来自于海州的丁氏在藏马山落户,此后繁衍生息、枝繁叶茂,至今天,藏马山丁氏共理出了 72 个分支。由于我们这一支丁氏在明朝之前早就居住在本地,因此,我们这支丁氏就被藏马山丁氏称为 “古时丁”,即自古就居住在本地的意思。

据胶南文史专家彭煜文、史星先生在《胶南移民考》一文中记载,元朝末年,黄河流域水灾、旱灾不断,瘟疫流行,再加上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导致山东人口大量减少。由于山东人口稀少,土地荒芜,明朝政府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大规模往山东移民。据《胶南移民考》统计:“在胶南市的 1000 余个行政村中,有 278个村从山西迁来,有 242 个村从江苏迁来,100 多个村从云南迁来,有 4 个村从安徽迁来,有 3 个村从四川迁来,有 3 个村从河南迁来,有 2 个村从陕西迁来,另外,还有一些村从河南、福建、云南和山东其他州县迁来。……江苏海州移民主要在胶南西南部乡镇(明代诸城所辖区域),如大村、海青、泊里等。”

据我家中的长辈口述:我们这支“古时丁”是在古代的一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当时出现一种红头苍蝇,咬到谁,谁就会死。因此死了不少人,我们的老祖宗和同村姓苑的因为躲进地窖当中,没有被苍蝇咬到,所以才幸存下来。红头苍蝇的故事在胶南地区广为流传,《胶南移民考》一文中记载:“据当地一些老人传说,有一年胶南地区出现大批红头苍蝇,多得遮云蔽日,苍蝇过后,瘟疫流行,人口锐减。”这一说法恰好与元朝末年瘟疫流行的历史记载相吻合,红头苍蝇的传说可能就是指元朝末年的大瘟疫。

目前我们这一支“古时丁”分布在本地的并不算多,大约从明朝初期开始世系排列,我们这支丁氏逐渐分化成几个分支,一支在原胶南市大场镇刘家大庄,一支在大场镇马戈庄,一支在理务关镇亮马庄,一支在泊里镇小滩子村,一支在大场镇保子埠,一支到了日照市叩官镇白石子村,还有的“闯关东”去了东北地区,有的分支已经无从考证。诸城的“古时丁”到底有多少?笔者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统计,应该远不止这些。今年清明节期间,现居菏泽市巨野县丁海村的一支诸城丁氏回乡寻根,据他们的家谱记载,这支丁氏在洪武二年从马耳山移居到菏泽巨野,后不断繁衍生息。族谱并未记载祖居地是马耳山的哪个村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支丁氏也是诸城“古时丁”的一支。

我们这支“古时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到底多久了呢?后来我有幸在家谱中找到了一个大概的答案。我们家族的家谱应该是修订于明代,后来于乾隆三十一年被洪水冲走,直至光绪二十九年才得以重修。虽然家族谱世系已经不够完整,但家谱序言中抄录的一份元代碑文却弥足珍贵。这篇碑文是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由乡贡进士益都路儒学学正嵇宗岱撰写的《丁氏先茔之记》,碑文记载了立碑者丁镒及其父亲、曾祖、高祖等人担任官职的情况,还记载了丁氏先茔的地址位于密州信阳乡沈家疃,祖茔位于信阳乡葶子夼。一个家族祖茔的变迁,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家族迁徙的轨迹,从古代的行政区划来说,我们这支丁氏很久以来一直生活在诸城这片土地上,根据碑文记载的时间推算,我们家族在这片土地至少已经居住了一千年。从现存的元代碑文《丁氏先茔之记》可以看出,我们丁氏分支的祖茔最早的记载是在信阳乡(元代的信阳乡地域包括了今天胶南市信阳盐场旧址附近的诸多乡镇)葶子夼,后来有先祖到信阳盐场任职,可能由此就搬到了距离信阳场较近的沈家疃,只是文中记载的两个村庄——沈家疃和葶子夼早已不存在,一时无法确定其地址。2014 年 8 月,我在翻阅乾隆年间《诸城县志》时,终于查找到了这两个已经消失的古村庄的确切位置。《诸城县志》中的“古迹考”记载:“丁镒先茔,县南信阳乡大庄寺西,有泰定二年碑。镒,从仕郎也,前志以为丁侍郎墓,未之考耳。”

由此可知,《诸城县志》中记载的就是我家谱中记载的沈家疃附近的丁氏先茔。元代沈家疃的位置基本可以确定,即现在大场镇西寺村(即原来的大庄寺)西北边的刘家大庄。经过查阅乾隆《诸城县志》得知,今天诸城市桃源乡的史家夼、王家夼一一带以前就叫亭子夼,虽然村名的第一个字跟元代碑文有点细微差别,但基本可以确定元代以前的丁氏祖茔就是在这里了。

大约到了金朝或者元朝初期,我们这支丁氏就在信阳乡的沈家疃(即今天的大场镇刘家大庄)居住下来。1325 年(元朝泰定二年),在外任职的先祖丁镒(从仕郎,提举覆实司提举)告老还乡,移葬先人,设立石人、石马等石像生,并为祖茔立碑,这就是我们家谱中元代碑文的由来。家族中的一些长辈知道刘家大庄前矗立石像生的地方是我们家族以前的墓地,但是墓地的年代和来历他们也不清楚了。听家族中的长辈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能看到墓地中的石人、石兽、石碑、石门等。在 1964 年的“平坟运动”中,石人、石兽、石门遭到破坏并逐渐被掩埋到地下,石碑也不知去向,后来逐渐被人们慢慢遗忘,直到 1996 年部分石像生才再次被人们发现,只是周围已经很少有人能说出这些石像生的来历了。

2015 年 2 月,我利用休假回家的时机,携带我整理的家谱资料前往胶南市博物馆,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明了这几件文物的来历,这些石像生的未解之谜也最终得以解开。

(本文发表于 2018 年《老诸城》第一期)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